第34屆亞太牙醫大會(APDC)今起討論人工植牙膺復、牙科美學以及顎面外科、牙髓與牙周治療等議題,台灣專家也將報告頭頸癌患者的口腔齒牙重建,讓患者重建吃飯、喝水的基本技能。
亞太牙醫大會(APDC)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5天,大會籌委會學術主委、陽明大學牙醫系暨牙醫所授許明倫指出,預計有超過40國家、4000多名牙科專家技師齊聚一堂,發表248篇論文,同時舉行國際牙科材料展。
今天大會記者會上,許明倫指出,穿新衣要秀給人看,裝假牙卻怕人知,人之常情,本屆大會的熱門議題之一是「客製化」逼真自然的假牙,要做到鼻子基部連線、上排門牙切緣、下唇唇緣形成3條平行線,假牙形狀跟著臉型調整,真假難分,才符合自然美學。
許明倫舉例說明,鼻子基部連向上斜的人,上排門牙切緣也會向上斜,或是鵝蛋臉的人,上排中間6顆牙齒每顆形狀會是倒鵝蛋形;如果上排門牙假牙切緣呈水平線,或鵝蛋臉的人卻有圓圓胖胖的上排假牙,一看就很假。
大會籌委會公關主委曾應魁也指出,大約6成台灣民眾有程度不一的咬合不足問題,人臉最佳比例是額頭與鼻根、鼻根至人中頂端、人中至下巴為均分3等分,下牙看不見的「深咬」下巴較短,看起來顯老,且夜間磨牙的比例也較高,上下排不能密合的「開咬」會令人講話大舌頭,齒顎矯正是治療選項。
中國醫藥大學牙醫系教授傅立志指出,由於口腔癌發生率上升、單車及汽機車事故等因素,顏面骨頭或牙齒缺損的案例持續增加,有的案例才20到30歲,尤其是頭頸癌拖得愈久才治療,愈可能留下講話不清楚、吃飯會漏出嘴內食物等後遺症。
傅立志說,這類病患有的天花板(顴骨、上頷或上顎)缺損,有的是地基(下頷或下顎)壞了,或是少了一點舌頭或軟顎,在後續重建的療程中,牙科醫師扮演一定的角色。
傅立志說,患者往往要花上1年以上的時間,移植自體骨頭或補上骨粉,打造牙齒的地基,才能客製人工牙根,裝上牙冠,人工植牙重建牙齒功能,才能追求鼻、齒、唇的外形美學。
資料來源:中央社
留言列表